中國社會學網—電子雜志
2012年第9期 總第100期
2012年9月5日
社會關注| 學術討論| 新品新作| 新書推薦| 期刊目錄
■ 本期目錄
社會學視野下的中國教育改革
· 改革教育改革——從作為政治—經濟改革到作為社會—文化改革 程天君
· 反思我國教育改革的輿論支持 吳康寧
· 被圍困的教育:當前中國教育改革的社會階層生態(tài) 高水紅
· 社會治理模式變遷與道德教育改革 齊學紅
· 從城市人際關系網絡看薄弱學校的改造與發(fā)展 周宗偉
· 中國教育改革釋繹的時空邏輯 馬維娜
人類學的學科建設與發(fā)展
· 關于人類學學科定位的思考 周大鳴
· 人類學關于社會網絡的研究 莊孔韶 方靜文
· 關于中國人類學研究為現(xiàn)實服務的幾點思考 格勒
· 人類學學科建設與海外他者文化研究 劉夏蓓
· 穿越成年禮的中國醫(yī)學人類學 景軍
· 試論人類學和流行病學學科合作的基礎 宋雷鳴
· 音樂地理學與音樂人類學的綜合運用——以江西傳統(tǒng)音樂類非物質文化為例 尹勛鋒
【新品新作】
· 階層分化與認同視野中的“無直接利益沖突”觀察 姚德薇
· 城市流動就業(yè)人員的培訓參與和培訓收益率——基于北京調查數(shù)據(jù) 戴鳳燕
· 論社會資本與中國農村環(huán)境治理模式創(chuàng)新 張俊哲 王春榮
· 毛澤東階級分析法對當前社會發(fā)展的啟示——以《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》來解析 張萌 王廷子
· 論大福利視閾下我國社會福利體系的整合 畢天云
· 從傳統(tǒng)村落到新型都市共同體:轉型社區(qū)的形成及其基本特質 黃銳 文軍
· “蟻族”群體新情況、新問題及對策建議 廉思
· 學校社會工作:從項目試點到制度建設——以四川希望學校社會工作實踐為例 史柏年
· 從“群學”到“社會學”近代中國社會學學科的形成與演變 張超
· 社會質量研究及其新進展 張海東 石海波 畢婧千
· 怎樣測度貧困從單維到多維 鄒薇 方迎風
· 社會組織參與社區(qū)公共服務供給的困境與破解 吳春
· 馬文.哈里斯及其文化人類學理論 劉濤
·“隱”的生成邏輯與隱士身份的建構機制——一項關于中國隱士的社會史研究 胡翼鵬
· 第二次人口轉變背景下的中國家庭變遷及政策思考 吳帆
· 知識分子的啟蒙形態(tài)與當代使命 彭文剛
· 青年成長與我國農民合作社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 王勇
· 試論40%對于中國教育結構與社會結構的意義 熊春文 王毅
· 我國城鄉(xiāng)流動人口教育回報率研究 馬巖 楊軍 等
· 社會工作介入婚外同居暴力的倫理議題 楊祎
· 轉型社會的青少年犯罪控制——以“全國重點青少年群體教育幫助和預防犯罪試點”為例的研究 姚建龍
· 澳門博彩業(yè)發(fā)展的社會問題分析 林雙鳳
· 論公民自治權與國家權力的衡平:社會契約論視角 沙金
· 連帶式制衡:基層組織權力的運作機制 陳鋒
· “新二元結構”破解對策的經驗研究——以上海市閔行區(qū)為例 韓曉燕
·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管理思想 胡聯(lián)合 胡鞍鋼 廖立勇
· 救災捐助中的情感疲勞與社會調適 謝俊貴
· 集體協(xié)商與“國家主導”下的勞動關系治理——指標管理的策略與實踐 吳清軍
· 貧困地區(qū)農村基礎教育可及性與農民的主觀幸福感 陳前恒 林海 郭沛
· 社區(qū)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的理論基礎與現(xiàn)實困惑 張曉琴
· 風險社會背景下我國危險犯立法趨勢研究 李林
· 社會管理與社會建設:歷史、戰(zhàn)略、未來 鄭杭生 童瀟
·正確認識“中華民族”的凝聚核心與共同歷史 馬戎
· 中外城市社區(qū)階層化比較研究 邢曉明 陳曉棠
· 社會組織參與防治艾滋病問題述論——以甘肅省為例 張寧 武沐
· 適應性區(qū)群抽樣:研究流動農民工的方法與實踐 陳傳波 白南生 趙延東
· 心理學演進的當代思想潮流 葛魯嘉
· 基于公信力的社會組織建設問題探析 陳寧
· 代差與代同:新家庭主義價值的興起 康嵐
· 社會資本與城市居民對外來農民工的社會距離 胡榮 王曉
· 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民主化重建——公共領域視野下的“醫(yī)改”進程審視 馬長山
· 中國人的社會行為與關系網絡特質——一個社會網的觀點 李智超 羅家德
·江漢平原的農民流動與階層分化:1981~2010——以湖北曙光村為考察對象 林輝煌
· 中國社會當前的新變化及其牽動的理論分析 覃安基
· 新聞輿論引導與公正價值 陳堂發(fā)
· 重新思考群己權界:帕累托自由不可能性定理考辯 蘇振華 趙鼎新
· 專業(yè)社會工作在學校現(xiàn)有學生工作體制內的嵌入 許莉婭
· 西方國家依法推進社會管理的理念、路徑及其借鑒 陳愛蓓
· 嚴復對盧梭社會契約思想之批判的分析 顏德如
· 論鄉(xiāng)村治理內卷化——以河南省K鎮(zhèn)調查為例 賀雪峰
· 吉林省農村老年婦女生存現(xiàn)狀調查與思考 王晶 劉彥喆
· 城市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政策及其完善:以廣東為例 傅晨 劉夢琴
· 物質主義、社會聯(lián)系與生命意義的權衡——大學生價值觀標準的社會性別差異 李潔 石彤
· “經濟基礎”和“上層建筑”二分觀獻疑——馬克思的社會結構理論再思考 王曉升
· 當前中國階層流動固化趨向與治理路徑分析——基于集團分利視角 張群梅
· 人類學視野下古代中國的族群關系與民族融合——以大理白族為例 張海超
· 人性與社會自然的二重性及深刻意蘊——涂爾干社會學思想的核心問題之一 石德生
· 符號、自我與交往——皮爾士的交往符號學理論 王振林
· 公民治理意識、公民精神與草根社區(qū)自治組織的成長 梁瑩
· 社會身份復雜性的研究:理論、方法與進展 辛素飛 辛自強
· 日常生活的主體迷失與重新占有——列斐伏爾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探析 褚當陽 姜大云
· 社會與經濟“發(fā)展協(xié)調性”視角的社會管理研究 譚明方
· 自由與秩序:西方社會管理思想的演進 張旅平 趙立瑋
· 統(tǒng)計社會學的初步構建 謝俊貴 謝謙
· 社會資本的建構過程——以皖北C村云南籍婚遷流入婦女為例 孫宇凡 李夢迪 田飛
· 從“單一”到“包容” 中國經濟增長理念的傳承與超越 紀玉山 劉洋
· 孫本文與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社會學 周曉虹
· 利益訴求與社會管理 蔡禾
· 云南Y村佤族土地使用及其變遷的人類學研究 韋瑋 白志紅
· 社群與國家認同的產生、構建及變遷 李路曲
· “頂天立地”與中國社會科學的危機和使命—基于鄭杭生“社會調查系列叢書”的分析 黃家亮
· 社會福利研究述評 戴建兵 曹艷春
· 勞動力市場分割、強弱社會關系與大學畢業(yè)生求職 鐘云華
· 災難的社會根源與災害社會工作 張和清
· 社會分層與社會空間領域的公平、公正 李強
· 她們?yōu)楹螁紊??——以市場經濟為背景的原因探?/a> 黃碧祺
· 福柯的新政治觀:一種微觀權力的譜系學建構 歐陽謙
· 文化社會學:學科抑或理論浮現(xiàn) 楊向榮
· 流動的族群與族界——從東莞彝人群體看當下城市民族關系 劉東旭
· 施萊爾馬赫和伯艾克對詮釋學方法論的不同建構 牛文君 彭啟福
· 空前巨變: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六大變遷 胡聯(lián)合 胡鞍鋼 廖立勇
· 國外多元視野“幸?!庇^研析 丘海雄 李敢
· 論社會建設 鄒農儉
· 當前中國社會風險與危機事件多發(fā)的根源 康鴻
· 當前中國青年自組織的意識狀況和行動能力 任園
【新書推薦】
· 參與式發(fā)展與扶貧:云南永勝縣的實踐 陳思堂 著
· 龔鷹 編著
· 社會力量參與老年住區(qū)建設的模式和相關標準 中國房地產協(xié)會老年住區(qū)委員會,中國百年建筑研究院 編著
· 老年殘疾人社會保障研究 張金峰 著
· 企業(yè)社會學 王積超 主編
· 城鄉(xiāng)一體化藍皮書 中國城鄉(xiāng)一體化發(fā)展報告?北京卷(2011~2012) 張寶秀 黃序 主編
· 冷戰(zhàn)結束前后東北亞區(qū)域社會轉型 金正一 李明哲 王麗娜 著
· 水電移民土地證券化安置模式 尚凱 施國慶 著
· 慈善藍皮書 中國慈善發(fā)展報告(2012) 楊團 主編
· 水庫淹沒集鎮(zhèn)遷建與區(qū)域集鎮(zhèn)優(yōu)化 黃莉 施國慶 余文學 著
· 集市鄉(xiāng)村的再造:一個中國西南村落精英的成長歷程 李珂 著
· 社會網絡與地位獲得 邊燕杰等 著
· 煤殤:煤礦安全的社會學研究 顏燁 著
· 性別與健康:城鎮(zhèn)非正規(guī)就業(yè)女性健康需要和政策回應 劉春燕 著
· 婚姻 家庭 性別研究(第二輯) 梁景和 主編
· 全球化時代的人口與城市發(fā)展 彭希哲 主編
· 消失的故土:全球化時代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住宅與社區(qū) [美]比特雷著 王駿 張冠增 譯
· 抽樣技術(第三版) 金勇進 杜子芳 蔣妍 編著
· 城市社會學 榮玥芳等 著
· 評估不平等 [美]郝令昕等 著 巫錫煒 譯
《社會學研究》2012年第4期
專題研究:社會安全與社會管理
·創(chuàng)新福利模式 優(yōu)化社會管理 景天魁
·從利益訴求的視角看社會管理創(chuàng)新 蔡禾
·以社會公正奠定社會安全的基礎 吳忠民
論文
·國家政權建設與新中國信訪制度的形成及演變 馮仕政
·中國城鄉(xiāng)居民的中學教育分流與職業(yè)地位獲得 王威海 顧源
·社會網絡與女性職業(yè)性別隔離 童梅
·上海居民文化資本與政治參與——基于上海社會質量調查數(shù)據(jù)的分析 金橋
·選擇性應付:社區(qū)居委會行動邏輯的組織分析——以G市L社區(qū)為例 楊愛平 余雁鴻
·韓國人推特網絡的結構和動態(tài) 張德鎮(zhèn) 金倚勛
·混合研究方法的方法論、研究策略及應用——以消費模式研究為例 朱迪
·中庸實踐思維體系構念圖的建構效度研究 楊中芳 林升棟
·工廠外的趕工游戲——以珠三角地區(qū)的趕貨生產為例 黃巖
研究報告
·我國2000-2009年腐敗案例的研究報告——基于2800余個報道案例的分析 公婷 吳木鑾
研究述評
·社會保險權的歷史發(fā)展:從工業(yè)公民資格到社會公民資格 李志明
《青年研究》2012年第4期
·“八零前”與“八零后”流動人口家庭遷移行為比較研究 邵岑 張翼
·青年研究的代際更替及現(xiàn)狀解析(上) 吳小英
·大學生社會網絡、知識水平與地位獲得——基于西部高校學生調查的實證分析 程誠
·大學生對農民工的刻板印象內容與結構 鄭健 劉力
·上海市新白領的政治態(tài)度與政治參與 孫秀林 雷開春
·文化適應與社會排斥——流動少年的城市融入研究 石長慧
·基層政府的多重非正式權力建構——基于湘西A鄉(xiāng)三個糾紛調解個案的分析 任敏 楊璨
·中國農村分家模式的歷史變動——基于1990、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原始數(shù)據(jù)的分析 龔為綱
部分文件為PDF格式,如果您沒有安裝閱讀器請點擊這里這里
中國社會學網 http://sociology.cssn.cn/
主辦: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mail:ios@cass.org.cn